预览已结束,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哦~
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一、定义 什么是“冷战”?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,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以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,以“遏制” 共产主义。 1.特征:遏制共产主义,但不诉诸武力。 2.实质:反对社会主义,推行全球霸权政策。 二、背景 “冷战”政策诞生的背景是什么? 二战结束后,美国的经济、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,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,但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。 三、序幕 哪个事件拉开了“冷战”的序幕? “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,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……” 丘吉尔发表“铁幕演说” 四、表现 “冷战”有哪些表现? 1.政治: 2.经济: 3.军事: 提出“杜鲁门主义”,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、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。 提出“马歇尔计划” 。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(“北约”)。 杜鲁门提出的“遏制共产主义”、干涉别国内政、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,后来被称为“杜鲁门主义”。 杜鲁门主义(政治)——美苏冷战 [来自e网通客户端]
类型:
课件
版本:
人教版(2001)
适用:
九年级下册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
大小:
4255K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