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 课清朝中期后的社会危机 川教版 七年级下册 导入 清朝康熙乾隆时代,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“盛世”。这时,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,经济迅速发展。然而,盛世之下却潜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。乾隆中期以后,危机逐渐凸显,奏响了泱泱大清帝国由盛及衰的悲歌。为什么强极一时的清王朝会从盛世的颠峰跌落下来?这一结果又说明了什么? 乾隆帝像 1、说说乾隆后期吏治败坏的表现。 (1)乾隆后期,上层社会奢靡之风盛行。各级官吏几乎是无官不贪腐,无吏不行贿,官吏普遍敷衍塞责,不求进取,将国家大事置于脑后。 一、吏治败坏 (2)军队腐化,军纪松懈,军备废弛,战斗力削弱 (3)社会矛盾十分尖锐,农民起义和反清斗争此起彼伏 2、想一想,吏治的腐败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? 养鸟的旗人 吏治败坏加重了社会危机,激化了社会矛盾。 嘉庆帝 (1796-1820年在位) 嘉庆元年(1796年)时,国库存银为5658万两,而到嘉庆19年时,仅为1240万两,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1∕6。 巨贪和珅 乾隆皇帝最宠信的大臣和珅,[来自e网通极速客户端]
类型:
课件
版本:
川教版(2016)
适用:
七年级下册 第21课 清朝中...
大小:
1402K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