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宰相制度的废除 内阁的出现 军机处的设立 秦 汉 隋唐 宋 元 三公九卿 中央 地方 郡县制 皇帝 丞相、尚书令、侍中 三省六部 中书门下、 参知政事、 枢密使、 三司使 中书省 郡国并行、推恩令 节度使 军事、行政、财政 行省制度 坐而论道 站着商讨 跪奏笔录 两汉 宋代 明清 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分析 朱元璋:昔秦皇…设相之后,臣张君之威福,乱自秦起,宰相权重,指鹿为马。自秦以下,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,相继而命之,往往病及于君国者。 ——《皇明祖训》 洪武九年(1376年),废行中书省,设“三司” 省 布政司 民政、财政 按察司 监察、司法 都指挥司 军政 集中 中央 行省 扩大 宰相 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分析 一、宰相制度的废除 “胡惟庸案” 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分析 1、原因: 历史原因: 现实原因: 直接原因: 根本原因: 相权过大,威胁皇权 明太祖废行省,设三司,集权于中央,使宰相职权扩大 胡惟庸擅权 元朝丞相权势过重,以致皇[来自e网通极速客户端]
类型:
课件
版本:
人教版
适用:
必修1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
大小:
4009K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