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课《鸦片战争》学案 【学习目标】 1、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、起因和后果。 2、识记不平等条约的内容,认识其给中国带来的危害。 3、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,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战争爆发前,东西方文明的各自发展与碰撞;战争过程中,工业文明带给农业文明的强烈震撼;以及战争结束后,工业文明对中国传统社会的伤害和渗透。 【知识梳理】 一 虎门销烟 1.背景 (1)18世纪中后期,英、法、美等国相继开展了____________,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。 (2)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,清朝政治腐败,财政困难,军备废弛,实行__________政策。 (3)英国走私毒品鸦片,掠走中国大量白银,严重摧残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。 2.概况:道光帝任命________为钦差大臣,于1839年6月将缴获英美走私贩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。 3.影响:英国政府借端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。 二 鸦片战争 1.过程(1840年6月~1842年8月) (1)1840年6月开始:广东海面→厦门→浙江________→天津________,道光帝改派琦善“议和”。 (2)1841 [来自e网通客户端]
类型:
学案/导学案
版本:
人教版
适用:
必修1 第10课 鸦片战争
大小:
152K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