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 【教学目标】 1.会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,说出地球自转的特点。 2、能够解释地球自转与日常生活一些现象的 关系。 【教学重点】 地球自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。 【教学难点】 用地球自转的基本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。 教学过程: [新课导入] 毛主席在七律《送瘟神》中写道:“坐地日行八万里,巡天要看一千河。”人坐在地球上不动,为什么会日行八万里呢? 。 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吗?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样运动的?地球的运动有什么意义?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样的问题来学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。 [讲授新课] 地球的自转 1、 请一名同学读教材P12阅读材料“是天转还是地转?” 2、 (布置自学内容) 地球的自转: 方向:自西向东 周期:约24小时(一天) 围绕的中心:地轴 地理意义:时间的差异(昼夜更替) 3 、教师拿出教学地球仪,请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。 教师拿出教学地球仪,请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。[来源:学*科*网] 演示1:(昼半球、夜半球、晨昏圈) 演示2:然后再转动地球仪 [来自e网通客户端]
类型:
教案
版本:
人教版
适用:
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
大小:
215K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