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节 物质的溶解 【学习目标】 1.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涵义; 2.了解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浓稀的区别和联系; 3.通过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化的学习,使学生接受事物是相互联系的、量变可以引起质变的科学观点。 1.溶解性: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。在一定的条件下,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_ 。 2.不同的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性_ ;同一物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与_ 有关。 3.在研究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时,必须在相同的_ 、相同的_ 并且 也相等的情况下,该物质能不能再继续溶解时进行比较。[来源:Z*xx*k.Com] 4.有的物质溶解时,会放出热量,使溶液温度_ _;有的物质溶解时,会吸收热量,使溶液温度_ ;也有许多物质溶解时,溶液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。 1.(2分)物质在溶解时往往会有温度变化,它与吸热、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( ) A.有的温度会升高,是放热 B.有的温度会降低,是吸热 C.有的温度不变,放热和吸热 [来自e网通客户端]
类型:
学案/导学案
版本:
浙教版(2013)
适用:
八年级上 第5节 物质的溶解
大小:
330K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