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高中地理

【与名师对话】2017高考地理(新课标)一轮复习(课件+检测):必修三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(4份打包)

2017-01-05 2 0 次 0次 收藏

预览已结束,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哦~

极速秒评

请为资源打星

资料简介:

课时跟踪训练(三十)                     一、选择题 (2014·温州模拟)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,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、植物种类、季节以及降雨特性。下图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、降雨历时关系。据此回答1~2题。 1.植物截留总量大的条件是(  ) A.植物密,降雨量大,历时短 B.植物疏,降雨量小,历时短 C.植物密,降雨量大,历时长 D.植物疏,降雨量小,历时长 [解析] 图中显示相同降雨历时,降雨量越大,截留总量越大;相同的降雨量,降雨历时越长,截留总量越大;而植物越密,植物截留能力越强。故C项正确。 [答案] C 2.从地域分异规律角度考虑,下列地形区的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的是 (  ) A.春季的东南丘陵 B.夏季的黄土高原 C.秋季的山东丘陵 D.冬季的天山山脉 [解析] 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,春季植被较密,所以截留降雨能力较强,地表受雨水冲刷较弱,故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。山东丘陵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,秋季植被较稀疏而截留降雨能力弱,不利于水土保持;黄土高原植被稀疏不利于水土保持;冬 压缩包中的资料: 课时跟踪训练30.doc 3-2-1.ppt 3-2-2.ppt 课时跟踪训练29.doc [来自e网通客户端]

类型: 备课综合
大小: 29446K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