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览已结束,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哦~
第2课: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《河北民》 河北民,生近二边长辛苦。 家家养子学耕织,输与官家事夷狄。 今年大旱千里赤,州县仍催给河役。 老小相携来就南,南人丰年自无食。 悲愁白日天地昏,路旁过者无颜色。 …… 你从王安石的这首诗中得到了什么信息? 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赠太傅。绍圣元年(1094年),获谥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2、标志: 一、起用王安石 1、原因: ①庆历新政失败后,社会矛盾更加尖锐, ②王安石提出变法的主张和设想:《言事书》 ③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嘉佑三年(1058年),调为度支 [来自e网通客户端]
类型:
课件
大小:
634KB